来源:雪球App,作者: 德财院,(https://xueqiu.com/4821416199/333081930)
事件:
4月25日,央行开展 6000 亿元 1 年期 MLF 操作,净投放 5000 亿元,创 2023 年 12 月以来新高。
事件逻辑:紧接1.3万亿超长期国债后,防止债市分流股市资金
流动性支撑:净投放 5000 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创 2023 年 12 月以来新高;
这将直接缓解银行体系中期流动性压力,对冲政府债发行(如 1.3 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带来的资金分流效应。
释放稳增长信号:连续两个月扩大 MLF 规模,叠加可能的降准预期,这是政策面释放 “稳增长” 明确信号。
这一信号,被市场解读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提振了投资者对经济复苏的信心。
MLF 的本质:央行给银行的 “中期贷款大礼包”
MLF本质是什么?
简单来说,MLF (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就是 “中期借贷便利”,可以理解为央行给银行提供的 “中期贷款”。
为什么需要它?
银行平时要给企业、个人放贷款(比如房贷、企业经营贷);
但有时候自己手头的钱不够,或者需要更长期的资金(比如 1 年期),这时候就可以找央行 “借钱”。
MLF 就是专门解决银行 “中期资金需求” 的工具,让银行有更多钱去支持实体经济(比如给企业放贷、搞基建)。
核心特点:抵押贷款 + 定向支持
银行不能空手套白狼,找央行借钱必须用 “抵押物”(比如国债、高信用债券),就像你用房子抵押从银行贷款一样。
而且,央行会引导这些资金流向重点领域,比如小微企业、绿色能源、乡村振兴,避免钱在金融体系内 “空转”。
MLF 的具体操作流程:从 “申请借钱” 到 “还钱付息”,分 5 步走
第一步:银行申请 “借钱额度”
谁能借?
主要是全国性商业银行(比如工行、建行),部分符合条件的地方银行也能参与。
怎么申请?
每月月中(比如 15 号左右),银行根据自己的资金需求,向央行提交 “借钱申请”;
说明想借多少钱、用多久(一般 1 年,可续借),同时报上自己能提供的 “抵押物”(比如价值 100 亿的国债)。
第二步:央行审核 “抵押物”
抵押品要求:必须是 “优质资产”
央行不是什么都收,只接受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比如国开行发行的债券)等高信用、低风险的资产。
比如银行拿 100 亿国债抵押,央行可能按 90% 的比例放款(借 90 亿),留 10% 作为 “安全垫”,防止未来债券贬值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
第三步:央行放款,确定利率
利率怎么定?市场化 “竞价”
以前是央行统一规定利率(比如 2.5%),现在改革后,银行可以自己 “报价”:比如 A 银行急需钱,愿意接受 2.3% 的利率,B 银行资金没那么紧张,报价 2.1%。
央行根据银行的报价和资金需求,最终确定哪些银行能借到钱,以及各自的利率(类似 “拍卖”,价高者优先满足)。
钱怎么到账?
央行通过 “银行间市场” 直接把钱打到银行账户,银行当天就能用这笔钱。
第四步:银行拿钱去 “干活”
钱必须用在 “刀刃上”
央行会 “盯着” 银行:你借的钱不能用来炒股票、买理财,必须用来放 “实体经济贷款”;
比如给企业发 1 年期的经营贷、给基建项目放贷款。
如果银行违规使用,下次可能就不让你借了。
第五步:到期还钱 + 付息
1 年后还钱
银行借了 100 亿,到期要连本带息还给央行。
如果银行还想继续用这笔钱,可以申请 “续作”(相当于再借一年)。
利率影响谁?
银行从央行借钱的利率,会间接影响企业借钱的利率。
比如 MLF 利率低,银行放贷成本低,企业贷款利率可能也会跟着降。
MLF 的核心作用:3 个关键词总结
“中期”:解决银行 6 个月到 1 年的资金需求,不像短期逆回购(借 7 天)那么 “急”;
也不像长期贷款(5 年以上)那么 “久”,刚好匹配企业的中期资金需求(比如扩大生产、采购设备)。
“抵押”:安全第一!
央行不做 “无抵押贷款”,抵押品都是高信用资产,降低借钱风险。
“定向”:钱要流向国家支持的领域,比如小微企业缺钱?
绿色能源项目需要投资?
MLF 资金会引导银行优先给这些领域放款。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帮助理解
假设你是一家水果店老板,想扩大店面,需要找银行借 100 万,借 1 年。
但银行自己手头的钱可能都是短期的(比如客户存的 3 个月定期),不敢直接借给你 1 年,怕到期没钱兑付。
这时候,银行就找央行 “帮忙”:用自己持有的国债(相当于银行的 “固定资产”)做抵押,从央行借 100 万,1 年期,利率 2%。
然后银行以 3% 的利率借给你,赚 1% 的差价。
这样,你拿到了长期资金,银行解决了资金期限不匹配的问题,央行也通过 MLF 让资金流向了实体经济(你的水果店扩张)。
为什么中国的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以MLF为主?
我们可以发现,近些年涉及到流动性管理消息的时候,MLF是央行出镜率很高的一个工具,在调控中期流动性上面发挥了主导作用。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中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 60%);
MLF 通过 “银行 — 企业” 链条直接影响信贷,比欧美 “市场传导型” 工具(如 QE 依赖资本市场)更精准。
此外,抵押品制度符合中国 “风险厌恶” 的监管文化,避免资金脱实向虚(2023 年 MLF 支持的贷款中,小微企业和绿色贷款占比超 40%)。
所以,在 “结构性改革 + 稳增长” 阶段,MLF 的定向中期支持是最优选择。
总结
MLF 本质上是 “央行给银行的中期抵押贷款”,通过 “抵押借钱→定向放款→支持实体” 的流程;
既解决银行的资金需求,又引导资金流向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是央行调控市场流动性、助力经济的重要工具。
核心就记住:抵押借钱给银行,银行拿钱帮实体,中期资金稳需求。
附MLF和SLF (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的区别
好了,今天的内容分享就到这里!祝大家周末愉快!我们下期再见!
提示: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建设国家金融事业。本内容仅出于传播财经知识的目的,仅供学习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决策或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