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五线谱是一种记录音乐的方式,通过五条平行线和四条间来表示音符的高低和时值。以下是关于如何看钢琴五线谱的详细解释:
1. 基本结构
五条线与四个间:五线谱由五条平行线和四条间组成,从下往上数,五条线分别是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和第五线,四个间分别是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和第四间。这些线和间用于表示不同的音高。
音符位置:高音谱表的一线mi,二线sol,三线si,四线re,五线fa;低音谱表则相反,一线la,二线fa,三弦re,四线si,五线sol。这是根据键盘上的位置来确定的,中央C位于高音谱表下加一线和低音谱表上加一线的位置。
2. 谱号
高音谱号:高音谱号又称G谱号,代表五线谱的第二线定为小字一组的G音。
低音谱号:低音谱号又称F谱号,代表五线谱的第四线定为小字组的F音。
其他谱号:还有C谱号等,用于不同音区的记谱。
3. 拍号与调号
拍号:拍号以分数形式标记,分子表示每小节的拍数,分母表示以几分音符为一拍。例如,2/4表示每小节有2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3/4表示每小节有3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调号:调号用升号或降号标记在五线谱的开头,表示乐曲的主音高度。例如,一个升号表示G大调,两个升号表示D大调等。
4. 音符与休止符
音符类型: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不同类型的音符时值不同,时值越长的音符在乐谱中占用的时间越长。
休止符类型: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等,用于表示音乐中的停顿。
附点音符:附点音符是在基本音符的后方加一个小点,这个点表示延长原来音符时值的一半。例如,四分音符加附点后成为附点四分音符,时值为一拍半。
连音符:包括单纯音符构成的连音符和附点音符构成的连音符,如三连音、五连音等。
5. 演奏顺序与指法
上下两行对着看:如果是多行谱表,要上下两行对着一起看,同时反应手指在键盘上的位置。先看上面的一行,再看下面的一行,然后横向看下一组音,这样可以缩小注意力集中的范围,做到100%正确。
正确的思维方式:先看(上下对着看第一个音),分析用哪个手弹奏、用哪个手指弹奏、弹奏哪个音、弹奏几拍、节奏是什么样的、两个手之间的节奏是怎么配合的(也就是对位)、用什么弹奏方法来弹奏等,分析好后再弹奏下去。
眼不离谱:弹奏时眼睛要看谱子,手指弹奏这个音的同时,眼睛又要看下一个音,因此眼睛不能看手弹奏。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当手指要弹奏的音超过了8度,或是超过了手指可以用指距来量到的位置时,就要用眼睛的余光来看一下键盘,然后再迅速回到谱子上来。
眼快于手:在视奏时,要先思考再用手弹奏。因此,眼睛一般比手快一个音的速度,这样才可以做到思维的连贯性。
熟悉琴键上音与音之间的距离:为了不弹错音,手指要对琴键上音之间的距离非常熟悉,也就是说手指的指距感要非常好。这样,我们看到五线谱上音的走向和距离时,同时就可以在手指上做出相应的反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