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周刊 砌体墙的抗力与荷载效应之比是如何计算的?

技术周刊 砌体墙的抗力与荷载效应之比是如何计算的?

技术周刊

砌体墙的抗力与荷载效应之比是如何计算的?

PKPM结构系列软件常见问题解析

二零二四年第十五期

问题汇总:

Q1:砌体软件墙肢的抗力与荷载效应之比是如何计算的?

Q2:砌体软件中,为什么有些墙肢只输出一个抗力与荷载效应之比?

Q3:砌体软件翼缘组合墙抗力与荷载效应之比计算时的翼缘长度如何取值?

Q4:砌体软件参数中选择楼面类型是指选择砌体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吗?

Q5:砌体软件参数中施工质量控制等级的影响?

Q1:砌体软件墙肢的抗力与荷载效应之比是如何计算的?

A:

砌体软件中的墙肢“受压计算”的结果,输出再括号里面的抗力与荷载效应比,是不考虑翼缘的抗力与荷载效应之比,下图括号里的0.84。

软件是根据砌体规范5.1.1条计算的,见下图。

计算过程为:

0.83*1.32*0.08*1000/103.5=0.84;

图1-1 参墙肢受压

图1-2 砌体规范5.1.1条

Q2:砌体软件中,为什么有些墙肢只输出一个抗力与荷载效应之比?

A:

如下图所示,在红框中的墙肢为什么只输出了一个抗力与荷载效应之比2.08呢?这是因为按照砌体软件的规则,对于形状为一字型的墙肢,抗力与荷载效应之比如果大于1的话,软件就不再计算翼缘组合墙的抗力与荷载效应之比了。

图2-1 只输出1个荷载效应比

Q3:砌体软件翼缘组合墙抗力与荷载效应之比计算时的翼缘长度如何取值?

A:

翼缘组合墙的翼缘取值规则如下:

砌体墙肢的翼缘两侧有洞口的,取洞口间的距离作为翼缘长度;

砌体墙肢的翼缘没有洞口的,取所在墙体开间(扣除两侧的墙)的一半作为翼缘长度范围;下图中翼缘长度5000/2=2500;

这里需注意翼缘组合墙的荷载,软件考虑了翼缘范围内的荷载。就是翼缘组合墙荷载效应比计算时,既考虑到墙肢的受力面积的增加,也考虑到翼缘范围的荷载也都增加了。

图3-1 翼缘范围

Q4:砌体软件参数中选择楼面类型是指选择砌体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吗?

A:

如图所示,砌体软件参数中选择楼面类型:有刚性、半刚性、柔性三种。这个依据抗规5.2.6条,说的是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按照3种楼面类型有不同的原则。现浇或装配整体式楼盖选刚性;装配式楼盖选半刚性;木楼盖或开洞率很大、平面刚度很差的楼盖选柔性。楼面类型的选择直接影响地震层间剪力在各墙肢之间的分配,不同的方案将按照构件等效刚度和重力荷载代表值不同的比例分配。

图4-1 参数中楼面类型

图4-2 抗规5.2.6

注意此参数与砌体房屋空间工作性能有关的结构静力计算刚性、弹性方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目前 QITI 适用的静力计算方案只能是刚性方案,参见砌体规范4.2.1条的刚性方案。

砌体规范4.2.3 弹性方案房屋的静力计算,可按屋架或大梁与墙(柱)为铰接的、不考虑空间工作的平面排架或框架计算。砌体规范4.2.4 刚弹性方案房屋的静力计算,可按屋架、大梁与墙(柱)铰接并考虑空间工作的平面排架或框架计算。砌体规范4.2.5 刚性方案房屋的静力计算,应按下列规定进行:1 单层房屋:在荷载作用下,墙、柱可视为上端不动铰支承于屋盖,下端嵌固于基础的竖向构件;2 多层房屋: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墙、柱在每层高度范围内,可近似地视作两端铰支的竖向构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墙、柱可视作竖向连续梁。

图4-3 砌体规范4.2.1

Q5:砌体软件参数中施工质量控制等级的影响?

A:

下图所示,施工质量控制等级:有A级、B级、C级三种,程序根据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对砌体强度作相应的调整:A 级乘 1.05、B 级乘 1.00、C 级乘 0.89的系数。砌体规范GB50003-2011的4.1.5条文说明,当采用C级时,砌体强度设计值应乘第3.2.3条的γa,γa=0.89;当采用A级施工质量控制等级时,可将表中砌体强度设计值提高5%。

图5-1 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图5-2 条文4.1.5

图5-3 规范3.2.3条

供稿丨王宇 审稿丨刘孝国

编辑丨王蕊 责编丨张跃飞

相关数据

房子3平是多少乘多少
官网体育在线365

房子3平是多少乘多少

⌛ 07-03 👁️ 2095
韩国代表景点100选 : VISITKOREA
365bet中国官网

韩国代表景点100选 : VISITKOREA

⌛ 07-01 👁️ 7585
《热血传奇》法师最强神器镇天背后的故事
官网体育在线365

《热血传奇》法师最强神器镇天背后的故事

⌛ 06-28 👁️ 9091
纹身大概多少钱
365bet中国官网

纹身大概多少钱

⌛ 06-28 👁️ 7124
互联网十万个为什么之什么是缓存?
官网体育在线365

互联网十万个为什么之什么是缓存?

⌛ 06-29 👁️ 253